的丰功伟绩,非我夸大,实为铁证。”
“报刊所载不过据实记录,使天下人知晓,让祖父的名字万世流传,这有何过错?”
“二哥难道不期望天下人铭记祖父,不希望祖父的美名永存不朽吗?”
他边说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
随即发现一向心思缜密、城府极深的朱元璋,此刻脸上已难掩笑意与欣悦。
朱允炆赶忙说道:“祖父,孙儿并无此意,只是……”
“罢了,此事无需赘述。”朱元璋摆手笑道,“既然熥儿想做些事情,我又怎会阻止?”
“创办报刊之事,准了!”
他捋了捋胡须,笑意盈盈,虽面上平静,内心却比初次见到油印机时更为喜悦。
随后语重心长叮嘱道:“熥儿,报刊中记述我的事迹,只许实话实写,不可妄加恭维或夸大其词,可懂?”
朱允熥听后,心头释然。
果然如此。
名垂青史才是祖父最关心的事情。
也是理所当然。
哪个不重视这样的荣耀?
或许越是贤明的君主,越勤勉治国的人,就越在意这一点。
否则,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假如真以为自己身后就可放任不管,那行事方式定然截然不同。
“孙儿谨记,必以真实笔墨书写祖父的伟大功绩,让世人皆知,代代传颂,绝无半分虚言!”
------------
“好!”
朱元璋开怀大笑。
并未继续多言,转而提及另一件事。
“今日召你们入宫聆听圣贤讲学,我还特地为你寻觅了一位师父。”
朱允熥闻言愣住了。
听闻那些文官皆称自己无德无礼,不孝无道,不愿教导自己。
本以为此事能让自己得些安宁。
不曾想,朱老三仍不罢休,执意要给自己安排一位老师。
他深知此事难以逃避,身为皇室宗亲,接受皇家教导是天经地义之事。
更何况,他还觊觎太子之位。
只是不清楚这位老师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