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神器啊!真是神器!(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传播,这些东西自然会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真正的真理。”

    “如今有了滚筒式油印机,我想利用它创办报刊,把书籍、戏文、故事等内容登载其上,吸引更多人关注。”

    “再将圣贤之道与国家政策、法律广为传播,让人人知晓,个个颂扬。”

    “百姓也可借此学习识字,让他们所学的知识不至于迅速忘却。”

    “此举对国对民都有益处,还望皇祖父恩准。”

    其实,这个时代的百姓虽有许多文盲,但更多的是半文盲。

    尤其是男子。

    大多数普通家庭即便贫困,也会想尽办法让儿子去私塾念几天书,认识几个字。

    这样的文化水准因太过低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能认出自己的名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外,基本没有其他实际用途。

    然而,正是这些半文盲,他们爱看戏文,喜欢听书先生讲古。

    他们会成为报刊最忠实的读者。

    后世有人总结说,要夺取一个国家的政权,最关键的是两样东西。

    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枪杆子”指的是武力。

    这一点,朱允熥不必担忧。

    他的身份,天然就能获得勋贵武将的支持。

    尽管他曾扇过蓝玉耳光,打过常升板子,但他们绝不会因此背叛他投向朱允炆。

    他们依然会支持他!

    朱允熥真正忧虑的是如何驯服他们,让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和勋贵乖乖听话,而非担心他们是否支持自己。

    笔杆子实际上掌控在朱允炆手里。

    这并非因为他特别出众,而是因为文官集团普遍支持朱允炆为太子。

    虽然武将勋贵集团在朝堂上权势滔天,但读书人依旧掌控着天下的舆论。

    没办法,这是文官集团先天的优势。

    笔杆子在他们手上,舆论自然也就偏向他们。

    比如朱允熥前几天主动请求立储,到现在已经被读书人贬斥得一无是处。

    恶评如潮水般涌来。

    朱允熥虽然不在乎,但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创办报刊正是扭转局势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