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缓步前行(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但若案情尚未明朗,吴王贸然介入放人,就无法收揽人心。”

    “他们会觉得本就无辜,无需吴王搭救。”

    “吴王反而得不到他们的忠心。”

    “另一方面,若吴王在此之前下令以,虽然震慑力够强,可证据不足,便是滥杀无辜。”

    “此消息传到军中,将士们会作何感想?”

    “今后还有谁能真心拥戴吴王?”

    “一旦如此,日后大家都会疏远吴王。”

    “军中甚至会有更多人对吴王怀恨在心。”

    “吴王的最佳选择,就是等待,等我将审理结果上报。”

    “那我就继续拖下去。”

    “现在正是吴王确立储位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耗得起,他却耗不起。”

    “这样一直拖延下去,陛下的计划和吴王的布局,都将成为空谈,我们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了。”

    朱允炆竖起大拇指,不住称赞:“妙哉!妙哉!先生果然非凡!有先生在,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三人相视一笑,随后各自仰头大笑。

    ……

    吴王府。

    这座宅子本是太祖赐予吴王的府邸,占地极为广阔。

    吴王便将其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大明日报的办公场所。

    而姚广孝所居住的所在,也在这一片区域的一隅。

    自他决定归附吴王麾下后,这位和尚行事一直尽心尽力。

    大明日报的印刷设备每日都有新增,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员工增多、事务繁杂,管理难度也日益提升。

    这时,老和尚的管理才能便显现出来。

    整个报社在他的治理下井然有序,毫无紊乱之象。

    除了吴王提议设立的记者队伍外,姚广孝还增设了一处探听司,专责搜集金陵城及周边郊县的新鲜资讯。

    与记者不同,这些人无需撰写文章发布,只需搜集信息即可。

    随后从中筛选部分上报,刊载于报纸上;其余则作为民间动态的资料,简单汇报给吴王。

    凭借这些人的存在,吴王对金陵城内诸多动态已相当明了。

    当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