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胆敢拒绝,即刻处决!(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大幅提高伪造难度,从根本上遏制传播。

    就像后来推行第一代身份证时,假证一度猖獗。

    后来推出第二代身份证,假证便几近消失。

    究其根本,极为简单。

    因伪造者无法复制二代证,即使勉强仿制,也极易识别,一看即知。

    特别是其中的芯片,更是难以模仿。

    或许有些企业有能力制造,但因其门槛极高,风险巨大,利润微薄,正常情况下不会尝试。

    纸币防伪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纸张,二是油墨,三是印刷工艺。

    油墨的问题,在朱允熥改进滚筒印刷机时已解决大半。

    毕竟,滚筒印刷本身就要求改良原有油墨。

    这件事本身并不算复杂,经过多次尝试,很快便取得了成功。

    不过,这仅限于印刷普通报纸的情况。

    若是要印刷宝钞,那就还需要持续改进。

    其实,这项工作并没有太多玄机或难度,只是需要不断重复试验罢了。

    在此之前,工匠们的地位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开展实验。

    一直以来,他们都严格按照古老的传统配方和技巧操作,从不曾改变!

    除了偶然间有所发现外,其余时候几乎难以取得进展。

    如今,在朱允熥这位亲王的大力推动与鼓励下,大量的白银被投入其中。

    工匠们得以反复试验,很快便摸索出多种油墨配方。

    至于纸张的问题,大体也是如此,通过反复测试不同配比找到最佳方案。

    但无论结果如何,最终的产品都必须严加保密。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关键点——那就是纸币防伪的核心技术: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其实原理很简单。首先将整块印版均匀涂抹上油墨。

    然后借助专用工具清除空白区域的油墨,确保只有图案所在的部分保留油墨。

    随后在高压作用下,将油墨转印到承印材料上,形成成品。

    后世中,最具代表性的凹版印刷成果莫过于人民币了!

    在众多凹版印刷技术中,手工雕刻的线条最为精细,印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