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吴王素来与政事无缘,年纪轻轻,怎知治国安邦之道?这岂不是儿戏?”
“即便陛下有意立吴王为储君,如今也不该由他直接监国。古时天子年幼,尚需辅政大臣辅佐,待其成年后再归权于己。吴王年幼,岂能让其独揽政务?”
“国之大事,重如山岳,怎能托付给稚童?我们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恳请陛下撤销此令!”
“对!恳请陛下三思!”
“恳请陛下三思!”
“恳请陛下三思!”
……
众官员高声疾呼,情绪激动。
杨士奇在人群中穿行,脸无表情,目光直视前方。
离开人群后,听见前方引路的太监轻蔑地说:“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愚人。”
“陛下之决断,岂容他们置喙?”
“不过跳梁小丑罢了,只会在这里胡乱喧哗。”
“若敢触怒圣颜,咱家自会让他们知道后果。”
杨士奇似未闻,面容依旧平静。
那太监却不罢休,继续说道:“杨先生是吴王殿下亲自向陛下推荐之人,前程似锦。”
“莫要学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的迂腐书生。”
“看看今日吵闹的,不过是一些御史、言官及低品级的官员。”
“六部、堂官,却无人到场。”
“杨先生可明白?”
既然被点名提及,杨士奇已无法回避,只能说道:“公公所言甚是,草民谨记!”
太监仍未停歇,追问:“杨先生究竟明白什么?”
“公公常伴圣侧,深知圣意,言语皆含深意。”
杨士奇微微躬身道:“草民领悟的是,需细品公公话语中的深意,铭记于心,日后必有所获。”
“公公谆谆教诲,指引迷津,草民感恩不尽。”
那太监目光如炬,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忽然翘起手指,轻飘飘地一甩,笑容满面地道:“你倒是个有趣的家伙,难怪吴王殿下对你如此青眼。”
随后,太监转过身,领着他继续向前走。
两人穿过了层层叠叠的宫墙,抵达一座幽静的小院。
此处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