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出于对弟弟的关爱才这样做,无论是外人还是陛下,又能说什么呢?”
这话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意思了。
老朱何等聪明,怎么会看不出他这一点小心思?
不过,这也正是黄子澄与顶级谋士的不同之处。
他自认为非常高明,心思缜密,智慧超群,计策周全。
实际上,在隐忍不发时,他还算勉强合格。
一旦策划大事,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历史上,朱允炆正是因为听信了他的建议,结果陷入了困境。
“还有一件事!”方孝孺接着说道:“蓝玉已经被捕,但对他如何定罪,至今尚无定论。”
“吴王把他关在自己的府邸,恐怕是想寻找脱罪的方法。”
“然而,审讯定罪本是三法司的职责,按照律法,蓝玉的案件应当由三法司共同审理。”
“如果三法司要求交人,而吴王执意不给,得罪了三法司,那么日后他们审理蓝玉的案子时……”
方孝孺摸了摸胡须,没有继续说下去。
其中的深意已经不言而喻。
“太好了!”朱允炆击掌称赞:“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动身,务必把蓝玉拿到手,连夜审讯,定成铁案!”
---
月亮挂在树梢间。
今夜的月亮格外圆润。
朱棣早已停止垂钓,依旧坐在湖心亭内。
看着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映出了他一生的梦境。
就在不久之前,这座水榭亭台还很热闹。
不断有人前来通报消息,前一个人刚离开,后一个人又来了。
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亭子随着夜色渐渐安静下来。
朱棣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没想到,蓝玉居然这么能忍,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和尚,你对此怎么看?”
旁边,一直闭目养神的姚广孝慢慢睁开双眼,目光聚焦在湖中倒映的明月中,缓缓说道:“吴王那天在朝堂上那一巴掌,让蓝玉清醒过来。”
朱棣的神情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是啊。我以为今天的事情,蓝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