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知何故,老朱直接拒绝了他。
说天色已晚,让他早些回去歇息,有事明日再说。
朱允炆无可奈何,只能私下向宫里的太监打听,才知晓宫中的状况。
出宫之时,便听闻朱允熥率领锦衣卫包围了蓝玉的宅邸,这让他大感意外。
此刻见到黄子澄,忙不迭地述说详情。
黄子澄踱步徘徊,做出沉思的模样。
朱允炆内心焦急,却不敢打扰。
忽然,黄子澄停下脚步,猛地回头说道:
“陛下不见你,表明陛下不想立刻介入此事。”
“陛下或许也是想看看吴王接下来会如何应对,这是陛下对他的一种考验。”
“我们决不能让吴王将事情处理妥当。”
朱允炆道:“师父所言甚是,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理了,师父可已想好对策?”
黄子澄道:“不论吴王有何打算,这场火,我们都必须想办法烧得更猛烈。”
“方先生如今仍在那边观察情形,速派人告知他,让他设法让凉国公起事。”
“若能引发混乱,甚至搭上几条性命,那就更妙了!”
“我现在再去联系几位御史言官,让他们今晚赶写奏疏,明早朝会时呈递上去。”
“吴王不是打算捉拿凉国公吗?”
“我们正好趁势推波助澜,一同参奏。”
“凉国公往日作奸犯科之事数不胜数,抢夺蒙古王妃、纵容士兵闯关……诸多罪行,此刻拿出来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我们也要同时弹劾吴王。”
“未得圣旨便擅自调动锦衣卫,简直是目无法纪!”
“再多捏造些别的罪名,一起列举出来。”
“他和蓝玉互相争斗,我们不妨一并收拾。”
“明日上朝之时,或许就是扳倒他的良机了!”
-----------
燕王府内。
朱棣再次拿起鱼竿垂钓。
越是关键的时刻,他越是能够冷静自持。
不得不说,这是朱棣的一大长处。
尤其擅长忍耐!
姚广孝并未继续打坐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