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后,收到了倪子祥的回信:
“鉴于你的心情所致,我想再次重申一次我的观点只要你是真心实意、我也绝不是那种两面三刀的家伙以前我讲的一切永远不会推翻,它将指引着我俩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没有必要疑心,请你将它抛弃
为何你觉得我反常?我想你不会不知道,是多种原因所致其中一点,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对你抱有看法的人日益增多,而且夹有别班的同学,我想这个问题望你三思我的愿望是希望你能团结大多数、不要过多的议论他人,有啥意思?我承认我的过失,望你谅解”
这样的信,看过一遍就不再想看第二眼了,真是叫人感到十分的失望。
尽管下去见习之前,忆江南已经提示过可能面临的压力,女生开会之前还特意给他写过信暗示会出现的问题。
可是这个倪子祥完全还是在重复一些“群众”的非议、当某一位领导都还在各打50大板的时候,他倒是居高临下得出了结论。
好像一盆冰水浇在忆江南的心里,认为她不能团结大多数同学、理由居然是因为她对别人说三道四?在他的印象里,忆江南俨然就是一个她最为不屑的碎嘴婆子长舌妇?
进校以来两人朝夕相处、共同处理各项工作、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共同解决矛盾和问题、已经整整一年多了;哪怕是作为一个盟友,居然都不了解忆江南的胸襟和格局、不相信忆江南的道德底线和基本素养?
难道他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忆江南的低调冷处理做出的让步、为了团结委曲求全的努力?
难怪他采取躲避的办法、逃避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丝毫不愿意了解他不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内、忆江南经历过一些什么、面对的是什么、产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他没有置身其中的事情,特别缺乏一种能够认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他的想当然,对忆江南的了解程度居然还不如班里面那几位平日里接触很少、看上去土里土气、来自农村实际上最为质朴的男同学;也不如班委当中的陈景顺邹庆弟洪祥笙;甚至还不如其他班的班长们。
是不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对于忆江南一眼就能看穿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