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农兵大学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中医与英语(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五一节刚过,留校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批先劳动另一批先上课。

    按照学校的教学方针,必须是“中西”结合。

    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那就是从浩瀚的祖国医学宝库中汲取点滴,建立起来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从阴阳五行入手;脏腑、气血、津液入门;

    了解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穴位;那个奇经八脉更是感觉玄而又玄;

    了解病因温寒暑湿燥火、传染性的病邪成为“疫疠”。

    接着就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

    仅仅是“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列为扶正的是补和温二法;驱邪的是汗与吐、下、清、消五法;

    和法则有扶正和驱邪的结合。

    汗法属于“解表法”,包括了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滋阴发汗、益气发汗;

    清法也叫“清热法”,包括清热祛暑、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生津、清热凉血、养阴清热;

    下法又称“攻下法”,包括寒下、温下、润下、逐水、驱虫;

    温法也叫“驱寒法”,包括回阳救逆法、温中祛寒法;

    补法又称“补虚法”,包括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补阳法;

    和法又称“和解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营卫、调畅气机;

    消法也称为“消散法”,包括消食导滞、消坚磨积、行气消淤、消痰化饮、消水散肿;

    吐法也称“涌吐法”。

    每一种治法都要知道如何辨证施治、掌握禁忌症、掌握不同的去路、解除不同部位的疾病、用不同性质的药物解除不同原因引发的疾病。

    初学者都觉得中医玄而又玄,博大精深。简直要跪拜了。

    同学们个个都是晕头转向、生剥活吞死记硬背,将近2个月的满堂灌,终于迎来了中医考试。

    中医考试的分数公布下来了,忆江南觉得考卷不算难,考试成绩85分低于她的预期。知道自己对中医的“辩证”掌握的不好;特地找中医教课的钟老师请教如何“辩证”。

    钟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