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座谈会的结果不是团结、而是更加的分裂和成见甚至敌对,那么这个会上的一切努力都将会没有意义,反而会使矛盾更尖锐、更加表面化。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书记对矛盾出现的问题根源、性质的认识如果不到位,解决问题的方向就定不下来,书记能真正下决心彻底解决问题吗?……
毕竟、霍书记原先也是在比较单纯的部队环境中工作多年,也是第一次做大学生的工作。
特别是主要矛盾存在于女大学生中间。
谁也搞不清楚、这些最最复杂的女人心理世界……同学之间年龄相差10来岁、经历太多的不同、阅历的差别造成了认知的天差地别。
目前看起来也不存在什么利益纠纷、可是为什么还是如此情绪对立,化解不开?
忆江南总感觉表面的矛盾之下似乎还隐藏着什么没有看清楚的东西,似乎还不可以掉以轻心
按照忆江南的认知,问题是很清楚的,不难处理、需要批评教育严肃组织纪律、大不了就是一个班组调动罢了。
关键是在霍书记,他是怎么认识的、打算怎么处理的?
也许,他认为就是一个简单的团结问题,还在那里强调要高姿态、各打50大板呢?
对问题的根源认识不清,如何处理的措施不到位,那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要是曾书记还是本年级的副职,他对学生工作还是有一些实践经验的,与霍书记是能够相辅相成的。
可是现在的霍书记,主观臆断盲目自信、明显存在“轻敌”倾向……
理清了思路、忆江南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目前她只能静静的观察……
不过她的性格决定了、她最后的选择必定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那一腔热血,要卖与那识货的”;这是《水浒》当中梁山泊好汉阮小七的酒后真言。
看起来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一篇日记、为了保护某人不被卷入,自己独自承担着一切责任、任凭她人攻击;她是多么期望、他与她能够携手同行并肩前进啊!
如果是有一天连他都不能做到理解的话,这种人为的残酷,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如果面临考验,都不能心心相印,分道扬镳那就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