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财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赵奕彤要截胡?(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揣着手机的掌心微微发汗,既兴奋又有些恍惚,仿佛还在做梦。

    换宝结束,苏远文和乔山水马上就告辞而去。

    我没走。

    孙永军也没有告辞的意思,依旧稳稳地坐在沙发上,和赵老爷子闲聊着。

    “你还不走?想留下来蹭饭不成?”赵奕彤的声音冷不丁从身后传来。

    她斜倚在鎏金雕花沙发上,猩红的指甲有一下没一下敲打着扶手上的珐琅彩纹饰,钻石腕表在腕间折射出刺目的光,眼神中满是不满。

    “孙永军留下来你不说,我留下来就是蹭饭?”

    我差点被她气死,也没理她,拿着那一幅张大千的画,来到了赵老爷子面前,压低声音期待道:“赵老,这画的厚度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不会下面还有一幅画吧?”

    既然财戒鉴定另有乾坤,我就这么怀疑了,因为在艺术的长河中,诸多画家为了妥善保存珍贵画作,常采用独特的“障眼法”,将心仪之作贴于普通画作之下。

    这般做法,一来可巧妙躲避灾祸、战乱等外界威胁,二来能减少珍品直接暴露带来的损耗风险。

    有这么一个故事:动荡的二战时期,欧洲大陆战火纷飞,无数艺术瑰宝危在旦夕。一位不知名的收藏家,拥有一幅价值不菲的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为保其周全,他寻来一位技艺精湛的装裱师。

    装裱师凭借高超手艺,将这幅珍贵画作小心翼翼地粘贴在一幅描绘乡村田园风光的普通油画背后。

    那田园画笔触质朴、色彩平淡,毫无出奇之处,却在关键时刻成了珍贵画作的“保护伞”。

    战火蔓延至收藏家所在城市,敌军四处搜刮抢夺艺术品,然而面对这看似普通的田园画,他们毫无兴趣,珍贵画作因此逃过一劫,静静隐匿在那层普通画面之后,直至战争结束才重见天日。

    而在艺术收藏界,也流传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位资深藏家听闻,在某偏远小镇的破旧古董店里,有一幅画透着神秘气息。

    他赶忙奔赴小镇,在古董店昏暗的角落里找到了那幅画。

    表面上,这是一幅常见的静物画,水果与花瓶的组合并无特别之处。

    凭借多年经验,藏家感觉这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