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力算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规则的边界,权力的幻象(3/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忍屠杀。

    银行开始倒闭,企业纷纷破产,股票市场一片腥风血雨,最具象征意义的房地产市场更是惨遭血洗。房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50以上,无数按揭业主的房贷瞬间变成负资产,银行强行收楼,大批家庭被扫地出门。

    那是一个每天都能听见“自杀”这个词的黑暗时期——有人从中环写字楼一跃而下,有人留下一封字条后点燃煤气,有人举家吞服安眠药,在夜色中沉入维港。

    但对于当时只有8岁的ewan关聿修来说,这些宏观经济的风暴并没有任何意义。他的世界仍旧是父母温暖的怀抱,仍旧是书桌上摆放整齐的练习册,仍旧是母亲在厨房里煮的蛋花汤,仍旧是父亲带着他去书店时讲述的那些金融故事。

    “妈,爸爸呢?”ewan天真的问妈妈。

    “他在房间里,你别打扰他。”

    那天晚上,ewan窝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漫画书,但书页却一直停留在同一页。家里的氛围很奇怪,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得让人窒息的感觉。

    客厅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新闻报道:

    “今日港城股市继续暴跌,多个上市公司市值缩水超70,经济学家警告金融市场恐将进一步下探……”

    母亲顾颖兰坐在餐桌旁,眼神涣散地看着新闻,手里的茶已经凉了很久。她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手指微微发抖。

    ewan隐隐约约能听见父亲在书房里翻找文件的声音,还有沉重的叹息。他知道父亲最近很焦虑,因为公司在裁员,因为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少。但他不知道,父母已经濒临绝望。

    两年前的关家还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中产家庭。ewan的父母都在外资银行工作,薪资稳定,职业发展良好,他们按照港城的“中产公式”规划着人生。

    1995年,他们存够了第一笔首付,贷款买下了一套两房单位,位置不算太好,但他们坚信“港城的房子只会涨不会跌”——毕竟,这是所有金融精英都相信的定律。

    1996年,他们将积蓄投入股市,买入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蓝筹股和科技股,期待着在即将回归的港城实现财富自由。

    1997年,他们准备换一辆新车,给ewan找个更好的补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