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屋内就他们两个人,没有第三人。
可这种事情太过于忌讳,能决定免税的只有赵基。
告别贾诩后,赵基又返回西阁。
一直犹豫扩大的地盘的两个难题对他来说只能靠时间来磨,没有取巧的办法。
第一个难题就是大旱之后的粮食供应问题,这个可以按贾诩说的那样,除其凶暴,使之自行休养即可。
别的不说,仅仅是河东盐池的低成本、大量供应,就能让关中男女感激不已。
三辅大乱以来,盐运虽然存在,但受到李傕以及大小军阀的苛刻盘剥。
三辅百姓吃不上饱饭,也吃不起盐,纺织业更是毁坏的一塌糊涂。
衣物会磨损,这是个消耗品。
没有新的丝织品补充,那只能去挖死人的衣服。
第二个问题就是缺乏可靠的人手去接管三辅,虽然预定了京兆尹裴茂、左冯翊张绣、右扶风毌丘毅。
可下面的县令长派谁去?
八百虎贲不是万能的,今年大概也就能挤出二百多人,能让他安插到各处。
挤出的人越多,剩下的虎贲成长效率越低。
现在扩张地盘,毫无意义。
要么壮大裴茂、张绣这些人的党羽,要么对关陇士人进行更深层次的妥协。
不能实控各县,那么打来打去,是自己人流血流汗,却便宜了其他人。
旧日公卿败坏到那种地步,这些人的道德、能力、行为与各地的高门士人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出入。
关陇士人就算比关东士人好一些,也好的有限。
与其去赌这些人的良知,赵基宁肯多等几年。
多等几年,一口气将关中洗干净。
生产关系重新分配的话,革除原有的寄生阶层,他将实控三辅。
就凭三辅、河东与太原五个郡,他就有信心与全天下为敌。
所以清洗三辅,危险很大,好处也很大。
自己洗三辅,吕布洗南阳,隔着武关道、秦岭守望相顾,倒也能算是稳固、合格的盟友。
至于以后若是吕布失败,天子、公卿落到其他人手里,这个人会天然受到各地大姓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