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弃军遁走河北。”
“我也是如此做想,今不恨失青州,所恨乃未能破东莱,得刘繇宗族。”
孙策驱马缓行:“袁本初据有东莱后,必与刘繇相互沟通。我军家眷纵然能向北,也会落入河北,自此以后,将受制于袁氏,再难伸张志气。”
家眷落在刘繇手里,彼此之间隔着袁术、刘备,刘繇拿这些家眷也没什么用,不会要挟、瓦解孙策的军队。
可落到袁绍手里,一河之隔,袁绍可以轻易调动、瓦解孙策的军队。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宁肯北上的船队被狂风骤浪卷入海底。
见孙策表明心迹,张纮就说:“若将军志气不减,如今之形势,仆已有一番见解。”
“先生请言。”
“应劭在泰山时,黄巾贼寇屡有入侵,皆能被应劭击退。彼非知兵、善战之人,所赖乃不过泰山兵强。”
张纮语气舒缓:“天下未乱之际,除去三州边军外,余下能称强军者,不过丹阳兵、泰山强弩与板楯巴兵。余下如淮泗、庐江虽称上甲,然不及此三地。今泰山人口折损近半,仍然有二十余万。将军得之,亦可收得精锐万人。合军中老兵,两万余精锐之师,也不失为一方英雄。”
孙策疑惑看着张纮,张纮又说:“至于家眷之事,出兵夺回即可。”
家眷人质北上的船队抵达东莱后,无非就两条路,要么继续海运绕过胶东半岛,直抵勃海;要么改为陆路。
陆路的话,孙策自然有把握抢回来。
可袁绍也会提防这种事情,因此家眷大概率会走海运。
孙策疑惑:“若是如此,须有水师为助。”
“是。”
张纮说:“此前青州崩散,郡国之内豪帅割据一方。今因将军虎威,豪帅多依赖于河北。然黄巾贼济南徐和,乐安司马俱、北海管亥、东莱管承四部必不受用于袁氏,早晚彼辈剿灭。将军何不遣使游说,陈述利害,收为羽翼?”
其他豪帅、宗帅哪怕是流民帅都能被袁绍收下,唯独这四个黄巾渠帅不会被袁绍收下。
孙策陷入思考,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无所谓招纳黄巾的恶名。
曹操就是先例,谁又指责曹操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