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仆僮,这十户在城外单独建庄,负责耕耘、发展田产。
赵基也耐着心思说:“现在很多人不喜欢户田,更喜欢军田。军田是从大姓、宗贼手中抄没来的,俱是良田,其中不乏亩产七石、八石的膏腴肥田。我制定军田科律时,准许各人亲自耕作名下军田,但也限定了五百亩。”
“亲自耕作,与雇佣工人一起耕作,这种事情很难界定。但终究不是租佃,所以大嫂盯上的就是其中的差额。”
阿兰越听越疑惑:“阿季,大嫂说的是军田招佃只能得到两成五,户田、口田招佃是三成?”
“这半成不算什么,大嫂存了侵占军田的心思,现在拉着你只是想吓唬下面办事的田吏。”
赵基也只是有这种猜测,继续说:“谁都想建设一个属于自家的庄园,大嫂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谁都知道,大哥不可能永远当个伍长。二哥是陈国的左将军,以后大哥成为将军是必然的。”
“没人敢得罪大哥大嫂,他们也想锻炼经营之术。这件事情你就不必管了,跟他们走的越近,你以后越难做。”
赵基笑着安慰说:“你我也努力些,祖父信中也说了,你有孕的话,他分三百顷良田给你。”
三百顷,就是三万亩土地,虽然是小亩,但也足够建立好几座庄园,单独一座庄园是无法管理这么大面积的。
阿兰顿时脸颊红扑扑的,眼睛放光,又强忍着矜持模样。
赵彦是晋阳侯,理论上来说,晋阳侯国的官田,都是赵彦个人的私田,想怎么分配都行,不在赵基的军田分配体系内,也不必遵守这个规则。
何况,军田分配体系内的军吏、军士,他们在乎的是内部其他人超标、侵占;至于这个体系外的阿兰,赵基的家室分得土地,也不会引起太大的议论。
太原、河东那么多土地,能被赵基、赵彦随意分配的官田也只限定于彼此的侯国。
今后还有西河、雁门、上党的官田,可供分配的土地资源是很充沛的。
而太原地区产粮最大的是中都九县,赵基并没有侵占这九县的官田,没有影响到军田分配。
也没有侵占的意义,侵占了,无非使用这些田地产出的粮食时,用的是私人名义。
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