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箭、受伤后大喊大叫或扰乱秩序,只会害人害己。
“河北人马果然雄壮。”
曹操正在观望,他对西南角的吕昭,东南角的朱灵都不操心了。
正北方向是于禁的营地,他更不会担忧什么。
观察张郃进攻战况时,曹操分心去观察西南角,他是没想到吕昭这么能打。
或许也不是吕昭能战,而是眭固、杨丑不肯尽心尽力。
张杨难得与赵基、吕布合军,这是铁了心要借战争消磨手下不听话的眭固、杨丑。
磨合期内,擦出火花,死掉许多人,实属正常。
然而眭固、杨丑越是不肯全力攻击,这种持续对抗中,他们部伍折损的反而越大。
基层吏士自有怨怒之气,这股怨恨之气爆发出来后,是眭固、杨丑引导他们反冲张杨,还是张杨借眭固、杨丑的人头来平息怨气……都是不好确定的事情。
张杨性格不适合这个乱世,但赵基、吕布在侧,他们不介意出手为张杨剪除隐患。
拔掉张杨麾下的隐患,维持张杨集团的稳定,自然利于赵基、吕布。
战略上他们需要张杨继续存在,彼此感情上也需要张杨这样的中间人。
曹操分心思索这些东西时,史涣送来的帛书送到他手中。
史涣作为护军,大营中军事地位仅次于曹操,综合地位不如长史王必。
曹军各种核心军议,史涣都会参与。
现在史涣提议接引曹仁助战,史涣对战局发展持悲观态度。
难道上游淳于琼释放火筏,就能妨碍曹仁渡河?
这么想的话,未免小看曹仁,也高看了汴水。
曹操握持帛书陷入沉思,他肯定有接应曹仁渡河的办法,但不是今日,也不该是白日,更不该是现在。
曹仁渡河,固然能振奋全军士气。
可这支生力军提前介入战斗,就算击退赵基、吕布,也无法远距离追击。
史涣认为已经到了曹仁必须助战的时刻,一旦史涣这座营垒失陷,那西南角的吕昭所部陷入夹击,自然会溃败。
而文稷骑营不擅长防守,现在还有机会投放出去,接应曹仁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