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四角设立营火照明,赵彦独坐上首,举着帛书:“我孙儿阿季功勋卓越,蒙天子错爱,已拜为当朝侍中,领虎贲事务如旧。此阿季书信,诸君阅览。”
“喏。”
这些人出身各异,谁都想往上升一级或两级。
为了方便管理,赵彦并未设立更高级别的军吏,进行垂直扁平化管理。
这封帛书有中宫仆伏德署名,也有尚书裴茂署名,还有右贤王刘去卑的署名,代表的不仅仅是赵基本人的态度。
帛书传阅一遍经过高宠之手回到赵彦手里,郡兵军吏出身的赵阔自诩姓赵,当先出列长拜:“愿听明公节度,共赴国难!”
“愿奉赵公令,解天子于危难!”
另一个百人督郭丰紧跟着出列长拜,其他百人督当即出列,互相观察齐声长拜:“愿奉赵公令,解救天子于危难!”
“诸君请起,今夜安抚吏士,明日进兵安邑,入卫天子!”
“喏!”
等这些人分两列站好,赵彦又说:“闻喜已聚集义兵两千,随时可以入援。今夜各队,不得妄议国家之事。违令者,斩!”
说罢,赵彦摆摆手,众人再拜:“卑职告退。”
目送这些青壮军吏退走,赵彦起身在庭院内散步,忍不住回头去看闻喜西乡所在。
形势变化太快,应接不暇。
他有些懊悔,真该将侄儿留在身边听用。
再不成器,让赵敛带几十个人去杀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此刻,赵氏所居的里社已快燃烧殆尽。
赵敛乘马,怀里是两个孙儿,后面两架车里,是他家与邻居家的孺子。
各家女眷扶着车辆步行,男子背负弓弩持矛戟步行。
胡班派来的五十多名县兵、义勇分为前后两队,护着迁徙队伍向闻喜县城缓缓抵近。
天色将暗时,一支百人规模的县兵前来接应。
领队的赫然是县吏裴征,他驱马上前对赵敛拱手:“姑父,胡文绪命侄儿前来接应!”
赵敛还没回应,赵坚就持矛长拜:“三哥。”
裴征对赵坚和煦做笑,扭头看赵敛:“姑父速行,一切入城后再议论。”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