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办这个厂子,宋青山事先跑了好几趟工商局了,他们是以私人的名义办理的,正式员工有限制,自然也不能雇多少员工,所以现在是打算先招一些临时工。
上下有对策,反正也没有违反什么规定,人家自然不能为难人。
厂房和设备都弄好了,招工也陆陆续续来人了,苏玉也没统一时间来了,就能做,做多少算多少,做的多就赚的多。
他们现在刚开始,也不敢大操大办的,就怕被人举报,生出什么事端,所以都是很低调的进行中。
很快,临时的工人就全都坐到了车间里,开始上手做衣服。
他们这不是铁饭碗,也不能提供多少正式的名额,不过来的人也是想着多干点活,补贴家用的。
有些则是失业的工人,本来都失业了,好不容易有个工作干了,这会也纠结不了这么多。
也有人担心,这做临时工的,会不会做着做着就不让做了?
对此,苏玉的说法是,只要厂里有活,并且他们能做好,就不会赶大家走。
临时工也就招了二十多个人,全部都是熟手,主要也是分摊一下先前供不上货的压力。
虽然说了不要年龄太大的,但是还是有些人过来问招不招工的,他们当然没办法录用了。
这本来也是刚发展,而且又是比较高强度的工作,当然不能选择这些年龄太大的人了。
等厂里的产量能跟上之后,也要继续增加销量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劣势就是,服装品牌名气不够大,而且也没有自己的生产链,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服装品牌。
只是看着衣服款式不错,价格也可以,而且靠着店子的新颖装修,还有服务态度,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顾客。
更别说,服装店每个节假日都会推出各种活动,那些在店里拿了会员卡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衣架子服装店。
靠着回头客,和各种宣传,他们也算打出了一点名气。很多人虽然没买过,但也听身边的朋友说过的。
这学期,因为宋沅要升学的事,也没在帮忙画设计图了,所以设计款式这件事就落到了苏玉一个人头上。
前段时间又一直忙着各种杂事,设计款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