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还没有服装,之前虽然也卖了几天,但后来都没有上过货架了。
宋青山道,“咱们可以试试啊,之前挂衣服的那个货架还在店里的仓库放着呢,商场那边的店面大,再隔一块空间出来也不难。”
他们超市客流量本来也还不错,逛商场的人看到都会进去逛逛,只要人进去了,就不愁她们看不见衣服。
而且做生意不用那么束手束脚的,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好了。
苏玉被他俩说动了,认真思考起这件事来,她设计的图纸,服装厂那边不一定全部都会采纳,而是还会经过筛选,选上了才会进行生产。
“既然要做衣服,那肯定不能只做十件几十件的,而且得让厂子帮忙做,我们自己做不来这么多。”
自己做一件两件还好,几十件的做,耗时不说,也是最划不来的。
在厂子这半年来,也是有好处的,苏玉对于厂子里的弯弯道道都有了不少的了解,像服装厂也不是只有自己生产自己卖,除了本厂的订单,还会接一些别的订单,大大小小都有。
他们要做衣服,最好也不要在福绵服装厂那做,毕竟苏玉还要去上班的,别人知道了肯定会在背后讨论的。所以还要找别的厂子做。
“这单子咱们就找别的厂子来做,我改明儿去看看,有没有厂子愿意接咱们的订单。”
宋青山也考虑到了苏玉的顾虑,决定明天就出去探探其他厂子的消息,反正省城这么大,又不是只有一家服装厂。
看到他们这么快就做了决定,宋沅有些欣慰,爸妈还是很听劝的嘛。
第二天,宋青山就风风火火的出门谈生意去了,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做,订单量又少,也就几百件,而且是好几个款式,好几个厂子都给拒了。
连着跑了几天,终于有厂子愿意接受他们的订单了。
宋青山立马就拉着苏玉过去谈谈具体的事宜,得益于服装厂的经验,苏玉跟他们说了用料,必须用好的,坚决不让他们给用积压的库存料。
他们这边给厂子交了定金,车间当天就开始开工了。
苏玉不忙的时候就直接去了厂子里,自己挑布料,然后上手检查质量。
首先是每个款式,每个尺码的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