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里的酸气谁都能听出来,不过大伙儿也赞同,就他们村里买年货,都是到人家铺子里去买的呢。
本来还以为人家只是小打小闹,一开始他们还不在意,没成想,村里人到镇上一看,人家那铺子开的有模有样的,还有好些人过来买东西,一买就是几毛几块的。
看的众人那叫一个羡慕,还要宋有根看在同村人的份上,再便宜一点。
老爷子也不是吃素的,这个便宜一点,那个便宜一点,他们这生意还怎么做下去?
“我们这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了,你去供销社或者其他地方还买不到呢,也不能让我亏本卖不是。”
一句话,把大伙儿干沉默了,别的地方以这个价钱确实是买不到,没能捞着便宜,家里怎么着都得买年货,也就付钱了。
孙秀莲谦虚道:“小本买卖,小本买卖。”
话虽然这么说,但老太太脸上的骄傲和意气风发,谁看不出来,众人嘴上也只能说些羡慕和酸话了。
也有人羡慕宋秋霞这个当小姑子的,有这样出息的兄弟就算了,还舍得伸手拉了人一把,就算离了婚,日子过得也照样滋润。
“还是你们青山和小玉有出息啊,你们二老这后半辈子什么都不用愁了。”有人恭维。
说到宋青山,大伙就把视线集中到他们一家三口身上去,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宋青山和苏玉到省城里去了,他们农村人去省城生活可是个了不得的稀奇事,大家早就猜测着这一家三口在城里的境况了。
这会儿见着他们了,都纷纷打探着他们在城里的生活。
宋青山就笑着搪塞:“咱们也没啥本事,做了点小本买卖,只能尽力养家糊口罢了。”
对于这个回答,大家也没觉得奇怪,虽然知道他们在镇上的日子过得不错,但镇上哪能跟省城那样的大城市比,农村人要是真能在城里生活的好,那才是奇怪了。
不过人家到底能在省城生活了大半年的,也是有本事。
不少人都猜测宋家他们在镇上开的铺子挣了不少钱,否则哪能支撑的起省城的开销,而且人走了还叫父母帮忙看铺子,指定是舍不得这挣钱的买卖。
一个青年看着宋青山,笑嘻嘻的说道:“青山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