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他们有多么渴望获得这五本书。
谢礼准备得好,送到贵客心坎上了,虞昭心中有数,她也乐得当甩手掌柜,让真正擅长打交道的掌柜来处理此事。
掌柜做的是迎来送往的生意,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如今这有点小尴尬的社交环境,还真难不倒他。
五位书生眼珠随着掌柜动作转啊转,直到梦寐以求的书送到怀里,他们才幡然醒悟。
“虞姑娘,傅公子,多谢两位借书!”
那位瘦竹竿书生起身向虞昭和傅寒洲行礼,他行完礼道完谢,立刻捧起他想要的那本书抱在怀里。
余下四位书生依葫芦画瓢,闪电般出手抢自己最想看的那本书,手快有手慢无!
瓜分完五本书,书生们以眼神交流:待你抄录好,借给我抄一份!我的也借给你。
虞昭见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走她精心准备的谢礼,爽朗笑道:“五位义士,定国公府小有藏书。待五位抄录好手头的书,可来定国公府藏书阁选择你们想要借阅的书籍,以旧换新,带回家去抄录保存。”
五位书生眼中异彩连连,起身作揖:“多谢虞姑娘慷慨借书!虞姑娘赠书之恩,某铭记于心!”
五人皆是穷苦出身的读书人,需得举全家之力才能读得起书。
徽国绝大多数的书籍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仅有少数书籍流传于外,供穷苦出身的学子购买、阅读。
没想到虞昭的谢礼如此丰厚,且深得人心,书生们感受到虞昭对他们的真诚与重视,没了之前的拘谨,包厢里的气氛轻松不少。
其中一名瘦竹竿书生站起来,一板一眼地向虞昭行大礼:
“小生多谢虞姑娘借书之恩!小生幼时听娘亲提过,国公府有藏书阁,藏书几千册。
虞姑娘,小生母亲乃是定国公府的家生子,成亲不足月便随我父亲迁往边关。
国公爷体恤下人,给了我娘自由身,小生去了奴籍才得以参加科举,考取举人功名。”
其他四名书生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同伴竟同定国公府有这么深的牵绊。
由己推人,他们想到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的原因,很快又恢复平静。
虞昭右手撑着下巴,打量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