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朝动荡,还不如就在窦炽这里结束。
杨坚沉默良久,突然道:“你说,王谊真的像李子期弹劾中所说的那样,久蓄异志,阴怨长矣吗?”
李公辅犹豫了一下,回道:“臣,不知,”
杨坚冷冷道:“那就去查,朕现在很想知道,李子期呈上的奏章几分真几分假。”
见杨坚神色阴沉,李公辅恍然道:“臣这就去查,”
见李公辅已解其意,杨坚点了点头,随即嘱咐道:“这次要查的仔细些,不要又出纰漏了,朕不希望再看到窦炽这样的事发生。朝廷不能接受短时间内,接连薨逝两位国公,王谊不能死。”
李公辅低声道:“臣知道陛下的顾虑,定不负陛下所望。”
看着眼前恭谨的李公辅,杨坚忽然感觉有些疲惫,挥了挥手,道:“那,你就去吧,你给朕记住,忠心侍君,自有你的前程,朕不会负你。”
李公辅伏地叩首,缓缓起身,徐徐退出宫室。
宫门慢慢关闭,杨坚呆坐在御座上,良久之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看着御案上的记事薄,执笔蘸墨,在窦炽的名字上划了一道,又翻了几页,看着上面王谊的名字,摇了摇头。
“宜君兄啊,非是我一定要置你于死地,而是你不死,我心难安。”
郧国公王谊,字宜君!
杨坚目光扫过空荡的宫室,轻声道:“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宜君兄,生死无常,你我终是不能走到最后。”
对于这個曾经的挚友,杨坚还是有些感情的,当初若非王谊鼎力支持,杨坚未必能坐稳大丞相之位,更别提日后篡周称帝了。
只是,与杨素、高颎等人依附不同,王谊北周时与杨坚地位相当,后来虽坚定支持杨坚夺权,可某种程度上他与杨坚是合作关系。
这在杨坚篡权夺位时,自是强有力的臂助,可等到杨坚剪灭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北周实权派,称帝建制后,再回头看王谊这些当初的合作者,就不免有些扎眼了。
事未成时,可以说共享江山,但事成以后,该食言而肥还是要食言而肥的。
杨坚为了不让王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