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只是随后又被他抛入脑后。
但,这一场事件的诱因,确确实实是因太子与晋王夺嫡而起。
其中王谊是太子的支持者,窦炽则是晋王的支持者。
只是王谊是摆在明面,而窦炽却是因长子窦茂投效杨广,这才不得不支持晋王。
与窦炽凭借资历,得享尊荣不同,王谊和杨坚的关系太亲近了,亲近到杨广对王谊动了杀心。
作为杨坚的亲家,王谊不仅是杨坚幼时好友,还是入学后的同窗,入仕后的同僚,最后又成了北隋开国元勋。
这关系之近,有时王谊一句话,在杨坚这里比普通皇亲一百句话都好用。
这让苦心孤诣的争取宗亲认可,试图争储的杨广如何能不嫉恨。
正因杨广太忌惮王谊对杨坚的影响力,所以才想着将其拔除,免得王谊日后死保太子杨勇,坏了他的大事。
恰逢开皇四年王奉孝病逝,兰陵公主守寡,杨广从中看到了机会,所以才有了李子期的弹劾。
李子期的背后,实际上不是窦炽,而是窦炽的嫡长子窦茂,窦茂得杨广授意,指使李子期去弹劾。
只是窦茂行事不密,被窦炽发现,知道杨坚是什么性格的窦炽,只能用自己一把老骨头,去保嫡长子。
杨广可能不会想到,他那個看似与王谊情谊深厚的父亲,早就在想着怎么处理掉这個开国元勋了。
李子期的弹劾,虽没伤到王谊,但也让杨坚再次动了除掉王谊的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