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章 深藏功与名(1/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战争停止后,自然是要第一时间统计损失,国家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个人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最近几天,陈光良一直处于忙碌中。

    这不,又召开了‘平安银行’管理层会议,所有管理层尽数出席。

    在‘平安银行’的管理层中,是陈光良所有企业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批,有过留学经验的就达到四人。

    包括总经理夏高翔是留英的、协理叶熙明是留日的、项目部经理王亚新是留美的、储蓄不经理秦伯厚是留美的。

    后续方面,陈光良会继续加强吸纳人才加盟,前提是平安银行要发展起来才行。

    会议上,夏高翔说道:“1~2月,沪市经历一波挤提潮,我们平安银行也损失五十多万的存款,目前存款为34055万大洋,储备款为90万,贷款为6522万大洋”

    “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金融形势十分严峻,‘平时最有价值之证券及房地产,一时几全失其效用’,金融业的有效运转顿时发生问题。

    上海银行业紧急磋商,决定成立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及联合准备库,各行认缴地产、证券、金银等各种形式的4000万元财产作保证入库,委员会发行一种“公单”来救市。

    这种公单“足以代替现金,实无异沪市存银,骤增千数百万,风声所播,人心因以渐安”。

    这是变相增发货币。

    钱庄业紧随其后,先是成立上海钱业特别财产保管委员会,到3月5日止,已有70家同业划进财产共计银2583万两,平均每家369万两。

    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库在当时起到了“银行的银行”的作用,他们所发行的“公单”等票据缓和了金融紧绌,陷于困境中的同业可以用这些票据贴现,或押借款项。

    陈光良说道:“按照这个规模,我们属于挤提较轻的银行。”

    夏高翔回道:“是。第一,我们的银行刚开,存款是刚刚吸纳进来的定期,有较高的稳定性;第二,老板你旗下的企业频频捐出巨款,而这些企业又是我们的稳固基石,故信誉度提高;第三,老板你个人的影响力很大,故很多人相信我们平安银行。”

    说到底是‘信誉’二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