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1929年(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929年。

    在东方报社的一间房子里,陈光良身后跟着三十多名记者,他们正在接受培训。

    “这间房子里,有四部电话,是专门接受新闻投稿、新闻线索的专线,我们的记者要二十四小时待命。因为,往往在黑夜,社会最阴暗的一面才会出现——暴力、涩情、犯罪,我们作为记者,有必要撕开月色的粉饰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永远少不了这些。”

    此时,他正在传授这些记者——为了新闻应该不择手段。

    当然,记者拿到新闻是一方面,登报与否则需要编辑团队来确定,对于一些敏感的事情,报社自然也是要衡量利与弊的。

    至少有直接关于‘三大流氓’的直接黑料,还是不要登报的好;但如果是青帮的犯罪现场,一样照登无误,只不过不要讲‘青帮’,以‘黑帮’替代即可。

    一名记者询问道:“陈经理,人怎么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待命?”

    陈光良大方的笑道:“看你也就20多岁,财务上实现了自由了没有?”

    记者又问:“何为财务自由?”

    陈光良答:“那就是不会为钱而烦恼”

    记者答:“那我们当然没有实现财务自由”

    陈光良便开始画饼起来,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正值年轻,何不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二十四小时待命又如何,倘若你们练就一身‘记者之王’的本领,那财富自然就会滚滚而来。记者,是靠新闻吃饭,但新闻不会主动送到你们的面前。我来举个例子,我知道某位女明星,她十六岁就跟少爷私奔,如今她成为大明星,而这个少爷却被扫地出门,你们想想,这里面有多少新闻可挖掘,有多少新闻可以炮制,市民看到这样的新闻,岂有不多看两眼的心思。”

    居然有记者说道:“挖人隐私,岂不是有违道德?”

    陈光良直接说道:“你如果要道德,当我今天没说;但你们如果要前程、要财富自由,那先把道德抛一边,去努力揭开这个世界的真相吧!这才是记者该做的事情!”

    绝大部分记者都听进去了,而且都听得热血沸腾!

    极少部分人,迟早会想通的。

    他们都是沪市及周边的本地记者,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