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取名可口可乐(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陈光良确定要做‘豆奶’产品后,便开始到处搜集关于世界饮品资料,研究饮品经营和市场销售策略,为振兴他的大豆饮品事业做好准备。

    而关于包装的问题,陈光良觉得问题不大,虽然目前华夏没有生产玻璃瓶的工业水平,但却可以从海外进口玻璃瓶包装产品,只需要封口设备和技术即可;至于玻璃瓶,肯定是回收后,重复利用的。

    而陈光良也懂一些‘豆奶’的制作工艺,知道如果不采取杀菌工艺,那么保质期也就一天时间;如果采取高温杀菌工艺(巴氏灭菌法/消毒法),那么保质期就会变长。

    总之,陈光良有一些见识和经验,所以接下来他便准备成立‘维他奶’公司,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一天。

    陈光良来到屈臣氏洋行在沪市的办公地,费了很大的功夫,才见到屈臣氏在华夏的高管亨弗里斯,专门负责苏打水、汽水,以及ca-的高管。

    ca-在1927年进入上海,实际上是和屈臣氏合作,由屈臣氏来负责灌装业务,实际上ca-公司就提供浓缩液。

    亨弗里斯一见陈光良,态度不甚热情的说道:“听说你能指出ca-在沪市迟迟打不开销量的原因?”

    原来,ca-进入沪市已经一年时间,但独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产品销量可想而知。

    陈光良见亨弗里斯的态度,并不感到奇怪,毕竟这个时代的洋人态度基本如此,但如果你对他有用,那么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合作,例如那些‘买办们’。

    “是的,ca-不仅仅是在口感上,暂时让我们华人不能适应;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一个听着悦耳的中文名,所以我特来推荐。”

    原来,这时候ca-还没叫‘可口可乐’,广告上也就是英文名,甚至被华人翻译成‘蝌蚪啃蜡’。

    见陈光良见识不凡,亨弗里斯立即说道:“不如到我的办公室里谈,陈先生!”

    好家伙,这态度转变挺快的!

    亨弗里斯一见陈光良指出两点问题,哪怕这个华人的办法不是很好,他也决定见识见识。

    “请”

    随后,陈光良坐在了亨弗里斯的办公室。

    他来屈臣氏,可不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