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和他细谈,反正价格肯定要优惠,分文必争也是有必要的。”
从加入长江地产开始,郭德明便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预算基本没有出过差错。
这一点,是陈光良非常希望看到的。
不过陈光良还是补充道:“做生意双赢也很重要,要让别人有适当的利润。”
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不想压榨合作商,造成不好的情况。
郭德明回道:“老板放心,既要有他们的利润,我们也要节省,总之这次是谈为主!”
先派手下去谈,然后陈光良再出面,这样更有效率。
陈光良做老板,更重视培养手下的能力。
给所有人都布置了工作,然后自己再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就纠正。
第二天,陈光良先是来到长江车行。
何向东第一时间汇报道:“老板,番瓜弄的五十辆车昨日也全部正式运营,两个项目全部运营完毕。”
这一百辆车,全部是隶属陈光良的股权,仅车夫就招募了三百名。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做的不错”
何向东谦虚的说道:“这几天李先生也过来帮忙,加上其他同事齐心协力,才正常完成任务。”
“分红方面呢?”
这三天,陈光良一直忙着长江地产的事情,毕竟什么事情更重要他还是分得清。
再加上,长江车行已经管理和制度完善。
“也已经在按进度进行分配,昨日开始已经派出abc三个项目,今天将派发defgh五个项目另外,您个人所有项目加起来,一共是分红4015元;商品批发部的账目也核算出来,上月利润是525元。”
“行,一会把账目拿给我就行。”
“好的”
意料之中,这个月分红总计突破了4500大洋;下个月由于一百辆大照会的股权全是他的,一次性就能增加2500大洋的收益。车行的分红,他能突破7000大洋。
前面虽然车辆多,但在253辆大照会黄包车中,他的平均股权也就40,折合100辆出头;另外的100辆小照会和野鸡车,他的股权倒是多,但本身租金也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