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继续下去,顾先生你也会损失很大,不说大家已经抱团和你对抗那么久,就是舆论再闹下去,你就算赢得官司,怕是也不会赢得掌声。何必因小失大呢?”
“你站哪一头?”
“哪头也不站,但如果以后我要抽数给顾先生你,我也只同意5!”
这还用说嘛?
“好好”顾竹轩冷笑起来,随后说道:“你哪天抽数给我啊?”
陈光良丝毫不惧的说道:“我想我的抽数,已经至少交了十年给顾先生了!”
顾竹轩自然懂得起是什么意思,缓和的说道:“地皮涨是涨了些,也没有那么夸张,看后市吧!”
事情到了这一步,陈光良也不想太过热切‘讲和’的事情,便准备起身告辞。
哪知道,顾竹轩最后说了一句:“让六家车行按照以前的惯例,但不能低于5,不然事情不会轻易过去的。”
居然同意了?
不过陈光良很快明白,顾竹轩也知道现在事不可为,只是还放不下面子而已。
他立即说道:“好,我马上转告您的意思!”
成了!
这次他又赚了。
当然,以后他的压力也会大,毕竟接下来他就是顾竹轩最大的竞争对手了,当然只是指这片区域的三四十家车行。
实际上,沪市上百家黄包车行,就是拥有300~800辆大照会的车行,都有数家,大家自然无需给顾竹轩抽数。
哪怕是如今的长江车行,在实力上也无需给顾竹轩抽数,这是硬实力。
这也是陈光良在听到六家车行愿意‘低价’出售90辆大照会时,便心动的原因!
回到长江车行,陈光良就紧急召开管理层会议。
“加上我们这个月从外面购入的十辆车,以及六大车行答应出售我九十辆大照会,这一共是100辆大照会黄包车。这个项目,我不打算招标,而是我一个人拥有。个中原因,我就不说出来,反正以后我还会招股入伙,不一定非得是新购黄包车,比如说交通科要退股、我拿出这个项目再重新招股,都是有可能的。”
不招股的原因很简单,不想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让顾竹轩看到是他收了六家车行的好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