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再谋地皮(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此,它后来一度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之一,各大银行都持有大量道契。使之成为上海金融市场流通最易、数量最大的信用工具。道契也成为沪市市民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不少富户将其作为女儿出嫁的礼物。

    王左义说道:“这是乡下人的田产,没有道契的。”

    陈光良有些皱眉,没有道契是很难办的。

    ‘道契’一开始是租界的洋人,为了永久性、合法夺得华夏土地的一个手段。不过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它已经成为土地交易最好的凭证。

    看出陈光良的忧虑,王左义随即补充道:“想要道契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办,先谈价格,然后签署‘让予契’,再然后请会丈局丈量土地,继续由沪市的县知事盖印后通过华洋交涉署发出,最后到律师公馆见证,一手交银,一手签字。”

    程序比较复杂,但中介既然敢吃这碗饭,自然是非常熟悉里面的流程。更何况是一切办好后,再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合情合理!

    “行,约个时间,哪天带我去瞧瞧!”

    “没问题”

    陈光良此时手中,也就3000元可动用的资金(剩下的+分红),三亩土地肯定不止这个钱。

    不过陈光良却可以暂时挪用长江车行的资金,反正10月份他分红+商品销售利润,可以达到1500的样子。

    只要有两幅地皮在手,陈光良便可以利用这两幅地皮再贷款,筹谋车行的发展。

    回到长江车行基地(番瓜弄)。

    “陈老板,好!”

    在这里休息的人力车夫们纷纷向他打招呼。

    番瓜弄基地经过两次租地扩张,如今是一亩三分地,但对于拥有380名左右车夫的车行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狭小。

    人多手杂,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林峰已经建立一定的威信,再加上陈光良的仁义,在这里闹事的基本没有;哪怕是由杨青山和杨秀英父女掌管的商品批发部,也是不会受到欺负。

    “好”

    众人见陈光良穿着一身西服,气质高贵,任谁心中也是佩服和羡慕。

    曾经的一个小车夫,如今可是真正的有钱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