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的伙计们一丝不苟地查验着,记录着,然后将对应数量的粮食,装进灾民们颤抖着递过来的破布袋、烂瓦罐里。
“不够!不够!”
一些人拿到粮食后,看着那点仅够几日活命的口粮,又看看那些暂时无法耕种的土地,咬了咬牙。
“徐管事!我没有地契了!但我有力气!我这条命给你!换粮食行不行?以后洪水退了,我给高家做工!做牛做马都行!”
一个壮硕的汉子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对!我们没地了,但我们有力气!”
“只要给口饭吃,我们什么都愿意干!”
更多失去土地,或者原本就没有土地的灾民也纷纷喊道。
负责此事的徐茂似乎早有预料,他与旁边的其他管事交换了一个眼色,再次高声道。
“好!家主仁慈,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没有田契地契的,只要是青壮劳力,愿意签下十年、二十年,甚至终身的长工契约,凭契约,每人每日可领粮一升!管饱!”
“什么?签长工契约也能领粮?”
“每日一升?还能管饱?”
“我签!我签!”
这个条件,对于那些一无所有,只剩下一身力气的灾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恩惠。
立刻,又有无数人涌向了另一个登记点,争先恐后地在早已准备好的长工契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一时间,高家赈灾点前人头攒动,一边是交出田契地契换取救命粮的队伍,一边是签下卖身契换取活命机会的队伍。
场面看似混乱,实则在高家人员的调度下,井然有序,效率惊人。
徐茂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那些曾经象征着财富和希望的田契地契,此刻正以一种近乎白送的价格,源源不断地流入高家的箱笼之中。
他看到,那些原本自由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心甘情愿地签下了束缚终身的契约,成为了高家未来的劳动力。
赈灾?
是的,高家确实在赈灾,白花花的粮食发了出去,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在这“仁义无双”的旗帜下,一场规模浩大、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