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哈哈哈,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进山(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接近两百人的队伍从六个山口悄无声息的进入南山。

    长安入秋,早晚有了凉意。

    随着六支队伍在南山里悄然汇合,余令才知道山里是个什么光景。

    山里的温度比山下凉太多。

    越往深处走越冷,越往深处走路就越窄,越往深处走巨木也就越多。

    在进山之前余令做了很多的准备,查看了很多县志,问了很多老人。

    山匪滋事其实从正德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总结起来就是和南山开发有关系。

    南山中段为关中屏障,绵亘两千余里,且只有武关道、褒斜道、陈仓道可入关中。

    其他地方都是层峦叠嶂未开发的原始丛林!

    随着朝廷的赋税过高,杂役变多,家里的人口还在增加,越来越多人把目光看向了山里。

    想要进山生活。

    山里土地多,可以手指脚踏为界。

    不像在山下惜地如金,凡是肉眼可见的东西,那可都是有主的。

    朝廷其实在很早之前就知道在山里生活着一大群人。

    贼人也并不是万历年间才有。

    成化年间就有山民作乱,流民不断的骚扰地方。

    户部为此想出了一个法子,给他们闲田,给他们提供种子,让他们开垦,不收赋税。

    山地变成了良田,朝廷也多了土地。

    朝廷的法子很好,依靠不加赋税的政策,一共统计出了十二万三千户,编民入册,这群人开始落地生根。

    一旦落地生根那就完蛋了,那就成了故土,故土难离。

    人越多,需要的盐越来越多。

    等人口不断地增加,和地方沟通越来越强,朝廷开设县治,在这群人里选取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

    没有人不喜欢做官,也没有人会放弃做官的权利。

    这群妄想逃税的人还是没有逃脱了朝廷的监管,他们其实是被他们推举出来的人给卖了。

    (ps:如白河县还有汉中佛坪县,参考的是《宁陕厅志》《佛坪县志》。)

    余令喜欢把这群聚在山里的人叫做山里人。

    可在县志里,他们只有一个统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