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哈哈哈,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四成(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余令其实不是行动派。

    现在的他之所以火急火燎的,全是因为闲的,时间多,学的内容也单一,背诵,不断的背诵就行。

    而且余令今年也不打算参加考试。

    准备明年考。

    余令现在准备先赚钱,然后再去考试。

    蜂窝煤做出来了,小肥做了很多个。

    他把黄土和煤石的比例从一半对一半,一直做到一比九,然后一起烧来看最后的使用时间。

    最后在所有人注视下小肥说出了他的结论。

    煤炭与黄泥的比例为八比二或七比三为最佳。

    这样的一个比例既能保证蜂窝煤的结构结实,方便运送不垮塌。

    又能确保它具有足够的燃烧温度。

    南山水渠边的砖厂现在又多了一个窑。

    这个窑口主要烧一种约莫两尺长的管状物,其实这就是炉子。

    余令没有大手笔如后世那般在内胆外面加一圈铁皮,索性就不要了,直接把内胆搞出来直接用。

    缺点就是不能挨上去,挨上去要么衣服一个大洞,要么皮掉一块。

    但缺点换个说法也是优点,散热好。

    散热好其实不是优点,散热好也就意味着不耐烧。

    其实煤炉子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保温效果。

    这样才能把蜂窝煤的热量锁住,最大限度的利用它的温度。

    余令没有打算用这个去骗人。

    他跟所有人嘱咐了,买回去后可以用黄泥把内胆糊住,这样的炉子更耐烧,而且坏了也方便修。

    现在的余令担心的是有人模仿。

    但老爹似乎不担心,他对这个看的很开。

    他说京城那么多布铺,也没见谁防着谁,做生意各凭本事。

    一招鲜就占了先机,再占就是贪,过于贪就容易招祸患了。

    余令闻言掩面而逃,老爹的人生经验让余令自愧不如。

    细细的想想这个道理也对,搞垄断的都没好下场。

    一个炉子的内胆而已,一个蜂窝煤而已。

    只要推广开了,用煤的多了,余家最后还是会受益,因为整个长安能卖煤的没几家,这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