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飞车和打斗戏。
今天在场的各国导演或多或少都对路宽有些了解,2002年的威尼斯金狮奖导演,2003年的戛纳评审团大奖导演。
但无论是熟悉还是听说过,亦或是从未关注过的有能导演,仅从这一个开头,就能大概评估出这位路导的实力。
就像《星球大战》的编剧阿恩特曾经对媒体描述的那样:
我永远不会忘记,1979年8月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公映。
我在华盛顿特区的上城区影院看到开头的几分钟。
马丁到躺着的脸,盯着天花板的主观视角,着火的丛林等意向交叠。
伴着直升机旋翼发出的巨大轰鸣和大门乐队的《结束》,给所有观众留下了莫名震撼。
现在在场的张漫玉也是这样一种感觉。
飞车戏还是那个飞车戏,武打就更别提了,她是香江演员,难道还对动作片不够熟悉吗?
可是。。。
这两者结合的十多分钟,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得具有戏剧张力?
她看着银幕上刘伊妃拳拳到肉的威势,只觉得每一个肘击、直拳都是在打在观众,亦或是自己的脸上。
张漫玉有这样的感觉不算奇怪,她不是职业导演,不懂得镜头的奥妙。
这里有多处特写镜头和连续拍摄的结合,就是为了突出这种新派动作戏的真实打击效果。
路宽坐在稍微靠后的位置,这是每一个电影导演的习惯。
坐得越靠后,就越容易观察观众的反应和表情。
尤其是现在在场的,都是职业导演、演员和其他电影从业者。
十五分钟的戏份走完,来自现场此起彼伏的反馈让他略略有些放下心来。
昆汀和他喜欢的一位导演——来自韩国的朴赞郁坐在一起。
他喜欢韩国人这一次带来的《老男孩》,观影过程中甚至为男主崔岷植的遭遇落泪。
“朴,觉得怎么样?”
朴赞郁默默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一丝黑泽明的影子。”
昆汀摩挲着下巴表示同意:“开头的主客观镜头切换地非常快,看似凌乱,但给了观众很强的冲击感。”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