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 反响热烈(1/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现场又是一阵大笑,莱昂纳多不明所以。

    路宽解释:“leo,你身边这个小姑娘叫刘伊妃,就是一位青年演员,翻译是她今天的兼职工作。”

    莱昂纳多夸张地挑了挑眉:“liu?和我名字很像!很高兴认识你,liu!”

    刘伊妃笑着回了句谢谢,抬头看见路宽不满的眼神。

    嘿嘿。

    第三个问题给到路宽。

    《楠方日报》记者:“请问路导,这部电影的主演大多是好莱坞影星,拍摄地点估计也是在北美,又是全英文片,请问还能算中国电影吗?这部片子对中国电影会有好处吗?”

    问题不好回答,属于楠方系媒体的常规风格。

    参考张紫怡后世的《艺伎回忆录》,本来靠着自己的实力挤掉了小日子演员,但是口碑很差。

    因为她触及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被骂的有些不走运。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应对不得当很容易被敌军扣上汉奸和卖国的屎盆子,把路老板刻画成对好莱坞卑躬屈膝的形象。

    “一部电影的性质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评估。”

    “首先是资金的来源构成,刚刚已经说过,就不再赘述。”

    “其次是合拍片的性质,我不知道这位记者对于电影行业有没有过研究,就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指环王》和《黑客帝国》来说。”

    “《指环王》的导演是新西兰人,特技是在新西兰做的,取景是新西兰拍的,难道这就叫新西兰电影吗?”

    “同理,《黑客帝国》也是,难道我们能说他是加拿大电影或者澳洲电影吗?”

    “不,这两部都只能说是好莱坞电影。”

    “不可否认,这部《异域》的取景、拍摄、立项甚至是特效都会大部分选择在国外完成。”

    “但事情不能看表面,比如特效,国内的特效水平我不用多提,前些年一部简单的动画片都要拿到国外去加工。”

    “这一次7500万美元的预算特效费用就占比超过一半,我们打算带着国内的特效团队去新西兰、澳洲或者北美以战代训,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

    “这样对中国特效、中国电影有益的事情,难道还不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