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路宽舌战群儒(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都还这么凋敝,他们毕业了要怎么生存?

    中国电影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还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阳春白雪,能当饭吃么?

    陆钏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

    “文艺片是绝对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这是每个电影导演和创作者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商业片,特别是你说的好莱坞模式的商业片,就像工业生产线上的产品,单一而乏味!”

    路宽笑道:“请不要误会,我从没贬低过文艺片,而是说在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国电影当今的发展环境下,商业片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威尼斯我和一位同行交流,她给了我一组国内电影行业的数据。”

    “现在全国大概有40家以上的国有制片厂,30余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5条院线和30多万的从业人员,但是电影年产量大概只有100部!”

    台下一片哗然,张惠军等人显然是大概知道这种凋敝的情况的,只是路宽后面的话语更加惊人。

    “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电影票房只有4700万人口的棒子国的1/4。”

    “而且在这100部电影里能够正常上院线获得利润的,加上进口片也不到40部。”

    “而限额为20部的进口片的票房份额,几乎与这100部国产电影相当!”

    全场彻底沸腾起来,今天在场的不乏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很难不让人糟心。

    大一学生们则是暗暗叫苦,觉得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

    面对路老板的理科生思维,陆钏再想反驳也没太好的说辞。

    形势就摆在这里,这就是你们一门心思拍艺术片的结果,已经快把中国电影做死了。

    还有什么好说?

    路老板肃声道:“同学们,老师们,中国电影已经如同国歌开头所唱的那样,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作为从业者,唯一能做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摒弃心中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天然界限,理解观众,调研市场,拍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只有让观众们能自发地走进电影院,只有创作出吸引观众的作品,才能让中国电影走出阴霾,走向辉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