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程序正义执行下去,总归是要费许多心思去搞证据的。
况且依照宋煊的想法,擒贼先擒王。
要不然窦家总会派新的杀手来。
灭门案总会留下许多线索,也会被朝廷追查。
特别是宋煊与窦家发生了直接冲突,首要怀疑对象就得放在他的身上。
如今的朝廷可不支持杀人全家,尤其是对于这些官员,能流放就流放。
顶多放到海南岛去苟延残喘。
丁谓便是如此。
曹利用听了宋煊的话,摸着胡须点点头:
“还是你们读书人心思重啊!”
曹利用是经历过寇准丁谓,以及后续丁谓王钦若等人的激烈斗争的。
这些个读书人除了寇准让他钦佩外。
其余人有才华,可心思都没用在治理国家上。
曹利用摇摇头。
如今正是这些读书人掌权。
他这个在怎么是大宋军权第一人,也会被他们那些读书人狠狠压下一头。
尤其是他虽然坐稳军队一把手的位置,可下面的几个副手都不是他的人。
有太后的,有其余宰相的。
总之便是互相制衡、掣肘。
绝不允许一个人独掌大权。
避免有人效仿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
宋太祖就是这么上位的,他还能不懂那批人的心思?
必须得防一手。
如今大宋冗官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层层叠罗汉,大家相互扯后腿。
谁都别想掌控绝对的权力。
唯有如此,国家政权才能稳固下来。
至于后面出现问题,那就让后人去解决,相信他们的智慧。
宋煊坐在台阶上,双手撑着自己:
“嗨,老曹,怎么说呢?”
“俺这无父无母的,心思不重点,也活不到今日。”
“罢了,随你怎么想吧。”
曹利用对于宋煊喊自己老曹,倒也没觉得冒犯,反倒有些顺耳,故作潇洒的道:
“正巧我也在你这住几日。”
“这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