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宋大部分学子强上数倍了。
“你好好反思反思。”
王洙并没有搭理尴尬的柳三变,他还要回去继续提点其他学子。
“柳兄,俺的夫子年岁比俺大不了十岁,可教学上却是十分严格,勿要怪罪。”
听着宋煊给他的台阶下,柳三变也并没有反驳,而是无奈的笑了笑。
王洙说的确实在理。
你写的词再好,再如何被人传颂。
可是想要当官,大部分人都走不了荫补那条路。
只能从竞争更加激烈的科举考试当中去闯荡。
考官要的就是西昆体的诗赋,你其余词写的再好,就算是流芳百世,他也不会给你高分,反倒会给你打上低分,影响你的整体排名。
“王夫子说的对,毕竟严师出高徒嘛。”
柳永的心气是越考越少,再加上如此多的学子参加考试,那竞争就更激烈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因为今年落榜,就心灰意冷的想要离开东京,到处流浪呢!
想当年他初入京师,也是有高官引荐之类的,名声噪于一时。
奈何在考场上是真的不给力。
渐渐的柳三变写词的名声在官员那里,也不是十分好用了。
他再怎么写的好,也当不了官。
当不了官,那也就没有所谓的提携之恩。
将来他如何能在官场上报答他人?
“柳兄,你能不能写这个西昆体?”
其实宋煊问完就觉得白问。
因为他知道柳三变的诗词词风通俗流畅,能被下里巴人配乐传唱,属于市井文人。
岂是能同西昆体那种贵族文学是一个风格的?
他要是擅长此道,兴许早就考上,怎么能混进“老落榜生”这个圈子里去呢?
柳三变接过宋煊的诗词,仔细瞧了瞧他写的。
“不得不承认,王夫子对你的评价是对的。”
“我虽不擅长此道,但也知道西昆体华丽雕琢,用典繁复且对仗工整,你目前只能算是低劣的模仿,要是放在科举考试当中,指定是排名靠后,几乎等同于不会此等词风。”
宋煊接过这番评价,又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