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指着一处窝棚给他说。
大宋厢军的待遇挺差的。
从赵匡胤开始,就不断的充实军队人数。
一旦天下各处出现了灾荒,没说的,立马过去招人纳入厢军。
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动乱,用些许微薄的钱粮控制住这帮青壮年,连带着全家一起打包,按照惯例安家费一般给上十贯。
十贯钱大抵是东京中等家庭一个月的开销。
若是灾民太多,那便少给几贯安家费。
谁说什么事都必须得按照惯例啊?
大家为朝廷做事,自是要学会灵活多变才行!
北宋招募的这些“新兵”也不会住在大通铺里,而是每人一个单间宿舍。
因为家属需要随军。
除了算是福利待遇的意思外,也是充当人质,让你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造反。
当然,这种所谓“单间宿舍”,是用茅草竹板建造,造价极为便宜,只能满足最起码的居住条件。
至少当年能遮住小雨的。
至于明年,那就不是官府需要管的了,自己的屋子坏了当然得自己修缮了。
士卒的月钱以及春冬衣并不是只给士卒一个人的,而是全家一起享用。
但光靠着这点钱,他们根本就养不活全家人。
再加上劳动强度大,所得收入少。
那群在开封府工作的士卒,还闹了一波集体讨薪,惹得宋神宗委屈巴巴的说朕若是按照市场价给他们发工资,那朕也没那么多钱。
再加上军官吃空饷是常规操作,还有克扣士卒薪饷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士兵到手的军俸打了很大折扣,导致生计艰难。
为官后的张方平看到了这一现象,感叹道:
“计其所受廪给,不足一身之费,若有妻、子,安得不冻饥?”
如今大宋早就传扬开了好男儿不当兵的说辞。
地位实在是低下。
不仅养不活家人,连带着额头上都刺青,与罪犯没什么区别。
闲汉捂着鼻子,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
“十二郎,此地确实是有些下不去脚,您如此尊贵的身份,何苦来这寻他,不如叫何三去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