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窦翰便是明证。
平日里不好好读书,就想等着他爹的荫补当官,平日里欺负欺负同窗,他都习惯了,否则到了书院考试也不会如此的猖狂。
石延年轻轻颔首:“十二郎所说之事,我会托人扫听一二的。”
“多谢多谢。”
一直都没有怎么开口的刘潜笑道;
“十二郎的凉浆当真是好喝,这下子俺当真相信你是靠着卖凉浆积攒下不少的家业,何不继续操持这个买卖,你的那些伙计也熟悉,更容易上手。”
宋煊也是轻微颔首:“这个问题倒是想过,只不过宋城卖凉浆的铺子不少,走街串巷的也不少,竞争太大,到了天凉就得歇业,俺也不想操心。”
“但开个书铺一年四季都能开门,卖些笔墨纸砚以及书籍也不操心,毕竟这里挨着应天书院,总归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其实俺还有个小心思,俺好歹是在宋城有些名声,开个书铺,那些想要让子嗣读书的,兴许也会来俺这里买些书籍不是?”
“啊,哈哈哈。”
石延年当即大笑起来,恨不得要当场与宋煊痛饮几杯。
“十二郎心胸实在是开阔,连这点小心思都不瞒着我等。”
“倒是一个赚钱的思路,十二郎岂止是小有名气,简直是名声大噪。”
柳三变也连连赞同。
用名声换钱这种事他是手到擒来的,要不然早就该在东京那当乞丐了。
他裸考这么多年,家里对他们三兄弟也没有太大的支撑,他大哥考中进士也是小官俸禄不够多,还是靠着蹴鞠踢得好拍马屁稍微升了一下官。
再加上东京消费高,柳三变可是没少拿诗词换钱,顺便吃吃妓子们的软饭。
“只是还是要注意一二,免得像我这般,最终把名声消耗殆尽。”
柳三变又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他因为科举考试心灰意冷,心态很难轻易转变回来。
“多谢柳兄的提醒,俺自是会多加注意的。”
……
通判顾子墨只敢在家中祭奠自己的老恩师,但是出门后正常上班,他也没有去找宋煊的麻烦。
因为他知道宋煊连他的老师都给斗倒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