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悍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凭什么就只辅导我一人啊?(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你这般想便好。”

    宋煊虽听着张亢的回答,但耳朵听着下面的路过的叫卖声。

    目前他已然适应了在大宋的生活。

    除了不能使用高科技产品之外,宋人一些基础生活与现在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要说教育、医疗、味觉上的享受,那没得比,但仍旧可以叫外卖。

    张亢同样也饮了一口凉浆:

    “十二郎,你知道的,我哥考上进士了,恰巧我也考上了。”

    一直瞧着书稿的包拯猛然抬头,怎么回事?

    一门两进士。

    绝对祖坟冒青烟了!

    “在这条道上我恰巧可以指点你们一二,今日得闲,有什么不懂的,十二郎尽管来问。”

    待到张亢说完后,包拯脸上再次流露出不解之色。

    应天府的高官一个个都闲的,要主动给两个乡下来的学子开小灶?

    那宋通判给张方平开小灶,这个张推官说是要给大家一起开小灶,可实际上听他话音,完全是因为宋煊的缘故。

    应天府是官员都如此亲近学子吗?

    不应该啊!

    我爹没跟我提过这种事啊。

    一个个都高冷的很。

    毕竟包拯他爹就是在应天府退休的。

    方才的包拯一直都沉浸在宋煊与张方平的策论当中,让他深深的感受到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是了。

    这两人天赋绝佳,就像是一块璞玉。

    稍加雕琢就能名声大噪!

    所以这些本地官员前来俯身结交,也实属正常。

    就如同自己一样,在庐州同样受到刘荺的厚待。

    “哈哈哈。”宋煊连忙把自己的书稿推过去:

    “有张推官助俺,简直是如虎添翼啊!”

    张亢心下舒爽。

    他知道宋煊是天才,尤其是此子会做人,没有大言不惭的说用不着。

    张亢除了对宋煊有些好印象之外,在自己仕途上能帮得上忙。

    晏知府的那个鸟形玉佩可都挂在宋煊的腰间。

    说明此子早就获得晏相公的认可,将来在朝堂之上,说不定能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