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王业不偏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相父(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围内普及开来,本就没有牛依靠锄耕的小农之家,也无法受益。

    但至少明年关中屯田的时候,靠着这改良之犁倍增之粮,轻松就能养活大汉的几万北伐大军,不用再依靠后方转运了。

    事实上,这大名鼎鼎的曲辕犁,自打刘禅一到五丈塬就开始命马秉找人研发了。

    只是刘禅这个不合格的穿越者,并没有了解过曲辕犁构造究竟如何。

    只能靠着模糊的印象画了个大概的图纸,提出了大概的构想,让马秉交付给了塬上工匠。

    这期间有六版被造了出来。

    但总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单纯将辕木烤弯到何种角度才能省力,让一头牛就能拉动,就是个不小的难点,需要匠人不断试错,再依靠经验慢慢改进。

    后面还有犁铧卡死,耕深忽深忽浅,犁壁分土不均,不能直接形成代田法所需要的土垄等问题。

    好在这犁的技术难度并不高,构造也并不复杂,只要知道确实有这么回事,接下来不断试错就是了,总能成功的。

    甚至说,现在这曲辕犁耕地的速度,只比原来的直辕犁快五六成,估计还没到它的极限,还能够继续改良也未可知。

    董允把以曲辕犁耕地翻土的农人叫住,让农人帮忙赶牛,自己则扶着犁深度体验了一番,之后又去扶住直犁耕了两个来回。

    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喜道:

    “这短曲犁非但破土速度更快,推犁时用的气力还要小四五成,尤其转弯之时,直犁须得三人提犁绕圈而行,既慢且沉,这短曲犁却是轻松快捷得多了。”

    郭攸之也上前体验。

    “这楔子是何用处?”犁了一个来回之后,郭攸之指着犁辕上一块明显可以拔下来的木楔问道。

    “这是犁评。”董允道。

    “将此木楔拔下,就可以通过上下调节犁箭来控制耕地深浅了。

    “豆粟之法,深浅异制。

    “种豆欲深,植粟欲浅。”

    言罢,董允又抹了一把汗。

    刚刚推直辕犁可让他出了一把子气力,有牛拉犁作尚且如此劳累,那些依靠锄耕或以人拉犁的耕作方式,只能更甚。

    刘禅则有些惊异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