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五丈塬。
天子正在斜谷口与董侍中一并主持粮草转运事宜。
斜谷栈道已经修好,斜谷粮仓一个月来屯聚了八万石粮食,近日正在通过栈道运往五丈塬。
预计全部送达还有六万石,够关中的大汉军民及俘虏一个月支用。
被髡了发的俘虏们替代了役夫,成为了最佳劳动力,过上了半饥不饱的日子。
战时运粮,战事结束,又是最好的屯田奴,可谓两全其美,除了会吃粮食这点不够美。
幸在丞相给大汉攒了五年家底,暂时还不需要像曹操一样杀降数万。
“陛下,安国今晨遣使至棘门报与赵帅。
“说今日天一亮,便发现司马懿屯驻灞陵的几万大军拔营,直往新丰方向去了。
“或许是想从新丰北渡渭水,绕到高陵城下。”
刘禅眉头微皱:
“兵法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司马懿不可能真去打高陵吧?
“再者,他攻城器械应该都没打造好吧?”
如果换个普通人这么做,刘禅或许会相信他真去打高陵了。
但这是司马懿,最擅长虚虚实实这一套。
黄崇却道:“陛下,把守灞陵的牛金,把守新丰仓的王昶或许有在打造攻城器械。”
刘禅恍然点头,忘了这茬。
这么一想,又觉得司马懿似乎真有可能去打高陵。
毕竟有孟达前车之鉴在前,司马懿不惜代价地急攻,十几日就给城中守卒打怕了。
“子龙将军有没有说,他准备如何应对?”刘禅问道。
如今赵云坐镇棘门,居中军。
王平、傅佥、爨熊坐镇细柳,居左翼。
宗预、关兴、赵统坐镇高陵,居右军。
只不过这三军间各距二三十里,并非是局部战场上的左中右三部。
但对于一场将近十万人的会战来说,这么点距离算不了什么。
黄崇道:“赵老将军也说,这可能是司马懿的疑兵之计,我大军只须固寨自守,静观其变,待丞相援兵到了,再做他算。”
刘禅思索着点点头。
按照计划,赵云两万四千大军应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