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王业不偏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所谓武能平乱,文能治民,在史书上与治郡常为天下最的河东太守杜畿合为一传。

    杯酒饮罢,刘禅随口一问,何以长安未定他便敢举族相投,难道不怕大汉不取长安,直接退走?

    其人似是没想到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大汉天子会有此问,一时愕然,但最后也是坦然以对。

    说什么武功苏氏,兴于不辱汉家使命而位列大汉麒麟阁十一功臣的先祖苏武。

    可谓世受汉恩,世食汉禄,族人皆不乐为伪魏之民。

    先前不知大汉天子亲临关中,所以才据堡自守,不敢擅动。

    今见魏寇连败丧胆,才知竟是大汉天子龙驭长安,苏氏耄老为之涕零,归汉之心迫切。

    来不及想大汉会不会不取长安而退走,如今陛下既然相问,万一大汉不幸败军,苏氏愿举族随归师南迁汉中。

    听到此言,董允、邓芝、宗预等人皆是感叹不已。

    刘禅亦然,没想到大汉四百年余威尚在迄今都不是一句空话。

    毕竟这位苏威竟是连苏氏户口籍簿都带来了!

    对于这个世家豪强隐匿户口已成惯例的时代来说,这种事情简直过分的不可思议。

    刘禅便又问到那位苏则。

    才知晓,原来董卓之乱后,关中饥穷不堪,又彼时坞堡未建,民多流亡,苏氏族人也是四散避难。

    建安中,才慢慢有人回关中建坞自守,收附流亡,苏氏亦然,那苏则本为旁支,失散后便与族中几无联系了。

    而且其人一开始当的也是大汉的金城太守。

    后面伪魏篡汉,其人以为献帝刘协已崩,还为献帝发丧服丧,又面斥篡汉的主谋董昭为奸佞,最后被曹丕猜忌排挤而死。

    刘禅也算听了个大概。

    这苏氏来投,固有其祖苏武与其族世受汉恩之故,但关中苏氏并没有吃到曹魏篡汉的红利,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但无论如何,苏氏举族来投,又献上户口籍簿,毋庸置疑地续上了苏氏与大汉之间的联系。

    此时长安未下,关中未定,可以说是不顾后果毅然决然地上了大汉的船。

    不论长安夺得与否,只要大汉一日不亡,苏氏飞黄腾达是可以预见的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