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无须心忧,张郃之所以中围魏救赵之计,乃不知我大汉关中兵力虚实,不得不下。”
赵广本也忧心忡忡,然而见到天子同样为他父亲忧形于色,思索片刻后出言宽慰。
“家父则不然,既知贼乏粮,亦知贼兵不过一二万,更知陛下有五丈塬天险倚仗,立于不败。
“若果真中计突围,反而坏陛下大计!
“陛下,知父莫若子,为全忠义虚名而坏大事,家父不为也!”
赵广一番话,听得同样忧心的董允、黄崇、郤正等人面面相觑。
然而刘禅却是恍然,重重点头:
“辟疆言之有理!
“朕与子龙将军患难与共,君臣相得,岂是张郃与伪帝能比?子龙将军必不中计!
“纵使救驾心切,破围而出,虓虎之勇岂惧群蚁?!
“多忧无益,如今张郃将至,且谕邓扬武、右中郎将与诸校尉到渭南营寨,与朕共论破贼之计。”
“是!”董允拱手。
这种时候肯定要集思广益了。
辰时。
五丈塬北,渭水南岸的营寨。
董允、邓芝、宗预三位将军及宗前、爨熊、杨稷等几名没有防务的校尉齐聚中军木屋。
刘禅把魏兴血书递来,又将张郃可能沿渭水南岸来袭之事道出。
替魏兴递交血书那斥候,因与魏兴一般没有随来义叛汉投魏,被邓芝擢为亲兵,邓芝第一个知晓消息,心中已有预案:
“陛下,魏寇自渭南轻军奇袭,悬军乏粮,必是张郃亲至无疑,否则不敢犯险。
“臣以为,张郃所统魏寇必不会孤军奋战,而是会与驻军渭北东西两面的魏寇一并行动。
“今臣有两策,不知陛下是力求稳妥,还是涉险,打渭南奇袭的魏寇一个措手不及。”
“先说稳妥之策吧。”刘禅道。
邓芝道:“陛下若求稳妥,臣以为当趁夜将渭北营寨空出,留三千人驻守中洲。
“渭北的魏寇见我营寨已空,必会以某种信号告知渭南的张郃,令其停止冒险。
“再凭工事、五丈塬天险相拒,张郃无可施为,或是远远立寨待关东之援,或是退军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