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日落之时,关中便开始起雾。
一旦第二日不出太阳,那么雾浓时能见度甚至不到百米,而且一般要持续到中午才慢慢散去。
据陈仓屯田的役夫说,这种状态要持续到入夏,不过到了冬初又会复现。
所以今日虽天清气朗,但太阳下山后不多久,薄雾被风吹散,立在塬北的刘禅视线便受到局限。
三十里外的郿坞完全看不见了。
中午则还能看到六七十里外军团的移动。
不过稍近处,譬如十几里外渭水畔,那些快速西奔,交换完消息后又缓缓东驰的虎骑,刘禅还是能看见的。
就在此时,一骑交换完消息后奔往邓芝、宗预驻屯的中洲。
又不多时,另一骑从中洲向五丈塬奔来。
刘禅开始默默读秒。
二百七八十下后,那员叫作黄崇的虎骑司马便奔上塬头,来到了刘禅跟前。
“陛下,有大约七八千人的一支运粮船队,在郿坞停下不到一个时辰后便又启程,似乎不打算在郿坞过夜!”
“有多少粮船?”刘禅沉默思索片刻后问道。
“大约四十。”
四十?
刘禅一时有些忐忑,又有些激动。
明明已经入夜,却不选择在郿坞过夜,反而冒险夜进,难不成有什么阴谋?
而假若没有,岂不相当于把这四十船粮食拱手相送?
邓芝、宗预已铁索连舟三十余艘,分成两路,藏在了中洲营屯南面,曹魏看不见的地方。
也准备好了可供两路同时行进的长板,搭在船上,大军便可直奔渭北。
更募好了敢死壮士二百,尽皆穿上了缴获来的盆领重铠。
铁罐头一般,随时可以顶着刀枪箭矢抢渡这一百来米的渭水,为中洲将士开道。
魏人援军能这么快运粮赶到,必是从太原、河东、弘农这三个地方派来的杂兵无疑,如何能与赵云留下的亲兵敢死比斗?
刘禅所忧所防及所有布置,要对付的敌人,本就不是这批从东面来援的杂兵,而是那些跟着张郃下陇的精锐甲士,想逼迫他们来护粮道。
龙骧中郎赵统显然也跟天子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