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化瘀膏”原料竟是野外采集的佩兰,未经过任何炮制和灭菌处理,微生物超标10倍。更过分的是,成分表中赫然写着“天然泽兰提取物”,纯属虚假宣传。“为了省钱,连基原都敢造假!”她拍着报告冲进中药房,抓起正品泽兰向实习生演示:“记住,泽兰要挑茎紫叶茂的地笋,晒干后筛去杂质,熬膏时得先泡透才能出效。”
傍晚的中药鉴定会议上,苏怀瑾对着全市药企代表,举起真假泽兰的标本:“伪品多为佩兰、白鼓钉,鉴别三法——看叶形、查成分、辨功效。”她调出质谱图,“泽兰含β-谷甾醇,能促进血液循环;佩兰含橙花醇,只会让皮肤清凉,根本无法化瘀。ts集团这种基原造假,直接导致陈大叔骨痂生长缓慢,延误康复!”
散会后,陈大叔的肿胀已经消退了三成,摸着不再发烫的小腿,他笑着说:“苏医生,您这药膏比那破膏药管用十倍,闻着都让人踏实。”苏怀瑾趁机叮嘱:“以后买药先看成分,再闻气味,泽兰气微味淡,佩兰有股薄荷香,千万别弄混。”
夜深人静,苏怀瑾坐在办公室,看着显微镜下泽兰的dna条形码图谱。想起陈大叔x线片上稀疏的骨痂,想起ts集团仓库里堆积的佩兰原料,她拿起电话打给中科院的老同学:“老张,我们得开发泽兰的dna鉴别法,不能让这些黑心企业再用伪品坑人了。”电话那头,老同学爽快应下:“早该动手了,我这就安排团队提取地笋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凌晨一点,药监局传来消息:ts集团的原料供应商被查获,现场起获5吨未加工的佩兰,包装上竟印着“特级泽兰”。苏怀瑾看着执法照片里杂乱的野外采集现场,突然想起三年前母亲用过的“特效化瘀膏”——同样的薄荷味,同样的疗效不显,原来早在那时,她就该警惕这种基原造假。
秋分的月亮清冷如水,照在康复科的走廊上。苏怀瑾站在陈大叔的病床前,看着他熟睡的面容,想起他刚入院时的愤怒与焦虑。中医治病,药材基原就是第一道防线,连药都不对,谈何疗效?她轻轻替老人盖好被子,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正品泽兰饮片上——茎方叶长,脉络清晰,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化瘀良药。
第二天清晨,苏怀瑾带着中科院团队走进实验室,开始泽兰dna条形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