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发言上。
分工还有货币对提高社会生产率的作用……
沈锦程说的话虽然直白,但夹杂着一些陌生的词汇。饶是楚璁接受力很强,也有一些云里雾里的地方。
楚璁收起轻视虚心请教,
“爱卿所言,国富民强之要在于提高社会生产率,朕亦有体会。”
“但是田亩增产,效率增高。这等利事与商人有何关系?”
沈锦程知道皇上此问并不奇怪,
在现在的商人在整个社会氛围中名声犹如蝗虫一样臭。
她们两头赚两头吃,吃的肥头大耳盆满钵满。若是张安仁听见她那会商人也有可图之处的言论,可能早就跳的八丈高开始指责她了。
令沈锦程没想到的是皇上心胸宽广,对她夹带的“大逆不道”之言也没有一味否定,而是认真了解她的想法。
如此一想,沈锦程还有些许感动。
她对着皇上认真解释,
“皇上,商人的作用在规模经济,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中尤其凸显。”
这些词都太现代,她想了个恰当的例子,
“就像乡野里的人家,小门小户一张织机,主人织丝绸变卖,需要自己种树,织造,销售。
这就是臣所说的自产自售的小农经济。这样的生产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品质低,价格高。”
“现在大宁朝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这种低效的经济模式。”
楚璁赞同地点了点头,示意沈锦程继续。
沈锦程将自己身穿的官服袖子撩起,她指着光滑的缎面道:
“皇上,臣等身穿的官袍都是由大的丝绸作坊织出,成衣铺子缝制。”
“这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分工。”
“江南有许多这种大作坊,它们只管织造,不用种树,因为采购量大,自有专业的商人对接作坊主与桑农。完成两边的生产资料交换。”
沈锦程问道:“皇上可看出了商人的作用?”
楚璁点头,现学现卖道:
“交换中介。”
沈锦程笑道,“在江浙,由于织造业高度发达。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制造作坊,专种蚕桑的桑农,丝绸成衣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