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式水密舱\"模型:
\"每舱以樟木板隔断,接缝处填充桐油石灰,纵使一舱进水\"
话音未落,忽有匠人高呼:
\"卯榫开裂!\"
众人疾奔至三号船台,但见一根承重枋木的燕尾榫正在位移。
老匠头王三麻子立刻抄起鱼鳔胶桶:
\"快上热胶!榫眼要加铁锔(ju)子!\"
转头对皇帝解释:
\"这批柚木纹理太斜,老朽早说该用斜凿打卯\"
崇祯拾起刨花闻了闻:
\"传旨:今后柚木须经蒸煮矫直,所有承重榫头加装熟铁箍。\"
他忽然指向梁架:
\"这斜撑角度不对?\"
徐光启大惊:
\"陛下圣明!按《龙江船厂志》,此角该是七分半(约45度),他们竟做成五分\"
“阉应元,你安排专人彻查此事!如有贪污和渎职之事,依法严惩!”
见皇帝驾临,葡萄牙人罗德里格斯生硬地行礼: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套转向系统比传统舵效率提高三成\"
崇祯饶有兴趣地观察齿轮结构:
\"若遇台风呢?\"
\"这\"
红毛工匠语塞。
一旁的老船匠突然插话:
\"陛下,小人有个土法子。\"
他取来一块带孔洞的木板,
\"在舵叶上凿此等漏孔,既能省力又可防浪击断裂。\"
徐光启正要呵斥僭越,崇祯却大笑:
\"善!赏此匠白银一百两!罗先生,你以为如何?\"
葡萄牙人反复查看后惊叹:
\"天才的设计!\"
在尚未完工的炮舰上,葡萄牙工程师阿尔瓦雷斯正用生硬的官话讲解:
\"每门红夷炮需三寸厚橡木垫板,但后坐力仍会\"
\"你们看看这个。\"
崇祯从袖中取出图纸,上面画着带螺旋弹簧的炮架,
\"朕观西洋自鸣钟所得灵感,可减后坐七成。\"
徐光启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