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明白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崇祯就住在洛阳,盯着当地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
随行的国安局密探都被皇帝赶去了各地查探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
汇总的数据不断传送回来。
皇帝据此在洛阳展开了对河南官场的杀戮。
等到皇帝离开河南的时候,河南省的原官员少了三分之一。
在此基础上,崇祯开始着手建立乡镇一级的官僚体系。
勇卫军也在这个时间,展开了对各地土匪山匪的剿灭行动。
在诛杀流放了三百多名官员之后,河南的官场的风气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抄家得来财产物资,皇帝全部留给大明皇家银行河南分行作为准备金了。
在此期间,崇祯也发现了贫民百姓的不易,很多家庭只有一件衣服,谁外出就谁穿,衣服呀,是生活水平最直观的体现。崇祯拍了拍脑袋,自己一直以来都在京城转悠,自己及身边人当然都是穿的起衣服的人,所以也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亲眼看见了,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于是崇祯下了一道旨意,在全国推广种植棉花。种植棉花的土地不缴纳任何赋税。自己按照记忆中的织迹,画了一个草图,派人送往科学院。
针对缺少铁器的情况,崇祯一时半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目前是科学院是平炉炼钢,要不弄个高炉炼钢?
说干就干,崇祯画了一份草图,也派人送到科学院。
有枣没枣打三竿,万一要是有呢。
在处置好河南的事宜之后,崇祯带人西行,进入了陕西。
整个陕西经过多年的天灾人祸之后,满目疮痍。
路二旁偶尔出现的几个民夫,也都是人瘦肌黄,没有一点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