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
卢象升站到中央,声音沉稳,对着几位师团长说道:
\"皇太极果然如我们所料,突破喜峰口后分兵两路,主力正向遵化扑来。此战关系大明国运,皇上将最精锐的勇卫军交予我等,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请军长放心,\"
一师师长李刚风拍了拍腰间的燧发手枪说道:
\"有这些新式家伙在,保管让金狗有来无回!\"
\"不可轻敌。\"
卢象升严肃道,
\"皇太极能统一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绝非等闲之辈。我军虽装备精良,但敌军数量是我等三倍。你们就是要拖住金军,给合围争取时间。\"
二师师长王泉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炭灰:
\"军长,我已测算完毕。敌军主力会从东北方向来,那里地势开阔,最适合骑兵冲锋。我建议将大多数迫击炮集中布置在北门和东门。\"
卢象升审视着地图,点了点头:
\"就这么办。你亲自去安排迫击炮阵地。\"
\"军直属大队,跟随本将,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填补缺口。\"
“所有人记住了,先用红夷大炮,后用迫击炮,再用燧发枪,近身搏战之前,扔完手里的手雷和弩箭,最后才是贴身击杀!皇上说了,武器管够,用钢铁换人命!”
众将散去后,卢象升独自站在城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敌军。寒风卷起他猩红的披风,猎猎作响。
他想起二年前,崇祯皇帝在乾清宫秘密召见他们几人时的情景。那时皇上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期待,更有深深的忧虑。
卢象升握紧了拳头。他不会让皇上失望,不会让大明百姓再受战火蹂躏。
\"军长!\"
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来,
\"热气球观测到敌军前锋已至五里外,全是骑兵,约有两万之众!\"
卢象升精神一振:
\"传令全军,准备战斗!\"
随着命令下达,勇卫军第一军如同精密的机械般运转起来:燧发枪手们在城墙是排成三排,每排间隔五步;迫击炮手们调整着炮口角度,将特制